11月15日清晨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田徑(馬拉鬆)比賽在深圳灣體育中心鳴槍。這是全運會曆史上首次跨越深港兩地的馬拉鬆賽事,不僅見證了運動員們的拚搏與突破,也以其創新的競賽形式,成為全運會曆程中的一次重要裏程碑。

何傑:為家鄉贏得等待38年的冠軍
9時許,全國男子馬拉鬆紀錄保持者、寧夏名將何傑率先撞線,獲得馬拉鬆男子組冠軍。

在衝過終點後,何傑喜極而泣,將過去四年的壓力徹底釋放,並坦言這個冠軍“等得太久了”。何傑表示,四年前的全運會上,他僅獲得第四名,與獎牌失之交臂。“這四年裏的每一天,我都在夢想著拿到這塊金牌,今天,我終於做到了!”據透露,今年為備戰全運會,其特地遠赴肯尼亞訓練,路程奔波2000多公裏,此次勝利的意義尤為特殊。“我不敢想……我代表家鄉拿下了這個冠軍,91视频下载链接等這塊金牌等了38年,91视频下载链接太需要這塊獎牌了”,何傑激動地說道。

賽後,如釋重負的何傑也流露出輕鬆與享受的一麵,他表示希望下次能再來這裏,純粹地享受比賽,“這樣我就可以好好看看沿途的風景了。”

張德順:成功衛冕,期待再突破
雲南選手張德順則以五秒的微弱優勢勝出,成功衛冕女子組冠軍。

張德順表示,盡管在賽前承受著衛冕壓力,但她通過積極的心理建設,在比賽中主動領跑,最終成功衛冕。“我覺得還是很幸運,也很開心”,賽後她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插曲:比賽初期,她因為襪子過緊一度影響狀態,甚至不惜中途停下脫鞋整理,以確保後續比賽不受影響。

這次的衛冕之旅也給她帶來了更多的信心。“希望自己的狀態能夠越來越好,年底和明年的比賽,能有一個更大的突破。”

創新賽事書寫全運新篇
作為全運會曆史上首次跨境舉辦的馬拉鬆賽事,本次比賽不僅考驗運動員的競技水平,也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在賽事組織、跨境協作與科技應用方麵的創新能力。

澳門的領隊關偉文就親身體驗了一次“無感通關”並給予了好評。“感覺好新穎、體驗到刷臉這種科技”,關偉文表示,第一次來到深圳,看到賽道非常地美,“感覺非常地不同”。而南山區給他的印象則是“非常先進”。因此他也告訴隊員“要做好自己,好好完賽”。


本次跨境馬拉鬆賽事成績斐然,競爭激烈。最終,寧夏選手何傑以2:12:07的成績斬獲男子組冠軍,雲南選手高鵬(2:12:14)與安徽選手吳向東(2:12:33)分列二三位。女子組方麵,雲南名將張德順以2:30:20成功衛冕,西藏選手次仁措姆(2:30:25)與河南選手路穎(2:30:44)緊隨其後。兩組別冠亞軍差距均僅在數秒之間,彰顯了國內馬拉鬆最高水準的較量。


這場開創性的跨境馬拉鬆,以體育為紐帶連接起粵港澳大灣區,通過“無感通關”等科技創新實現了賽事組織的突破,不僅為運動員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台,也在全運會曆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采寫:南都N視頻記者 吳春熠
攝影:南都N視頻記者 許鬆龍 趙炎雄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