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段時間傳出CBA要做改革,其中擴軍和升降級是討論最多的話題,據悉籃協正在著手製定方案,兼顧多方的利益。9月23日,有籃球媒體人爆料稱,新賽季結束之後,NBL的兩支球隊有望升入CBA,屆時整個CBA有22支參賽隊伍。
其實籃協將CBA和NBL打通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,前段時間修改了NBL聯賽時間,提前到12月20日,基本和CBA同步。在這之前,NBL都是夏天進行的聯賽,和CBA錯開,也是為了讓更多球迷有足夠的比賽可以看到。
不過因為CBA長期不打開上升通道,很多NBL球隊看不到希望,這兩年陸續有一些強隊解散,比如陝西、安徽、河南等,這肯定不是籃協希望看到的。自從姚明離開之後,籃協更換了新的班子,再加上籃協對於CBA十年授權期限馬上要到期,大的改革肯定是避免不了的。
媒體人提到,2026年有兩支NBL球隊升入CBA,隨後的26-27賽季恢複升降級模式,當然,這隻是一份初步計劃,未來是直接升降級,還是像CBA聯賽初期那樣,采取‘升級附加賽’的規則,仍沒有定論。
最近關於NBL有三個動向,除了之前說的新賽季賽程和CBA重合之外,第二屆CBA杯賽確定有4支NBL球隊參加,兩個聯賽球隊同場競技的機會已經出現。最後一個就是之前解散NBL球隊的省份正在積極重組隊伍,畢竟看到了奮鬥的目標。
假如接下來的幾年CBA搞起了升降級,那麽對現有的一些弱隊肯定不是好消息,甚至那些常年墊底的隊伍沒法留在CBA,至少有3家比較危險,包括四川、福建、江蘇。
四川男籃可能是CBA最不顧顏麵的球隊了,畢竟他們是2016年冠軍得主,屬於祖上闊過的類型,目前除了已經解散的八一男籃,在CBA有過奪冠經曆的球隊隻有廣東、遼寧、北京、新疆、廣廈、上海、四川,然而四川隊這幾年成績非常糟糕,長期在積分榜墊底,青訓體係薄弱,本地籃球人才匱乏,基本都靠從其他球隊引進邊緣球員生存。另外,四川隊投資方財務吃緊,前段時間差點沒法完成注冊,按照這種態勢經營下去遲早要降級。
福建隊同樣很差,作為有過王哲林、陳林堅這種優質本土球員的隊伍,每個賽季都是虎頭蛇尾。關鍵福建當地不缺乏有實力的企業,甚至人才培養也不是一無是處,比如出現林葳這樣的球員,但福建隊就是沒有上進心,萬一哪天降級也不意外。
對比之下江蘇隊有點可惜,曾經也是CBA的勁旅,湧現大量有才華的球員,但這幾年人才凋零非常嚴重,成績也始終提不起來,尤其2023年那次消極比賽事件遭受重創。現在留給江蘇隊的時間不多了,再不努力,真要接受降級的命運了。